銅川安泰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簡介
銅川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是一項政府推動、企業承辦、市場調節、全民參與的大型公益性環保類項目,實施單位為銅川安泰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項目已累計投資4.8億元,建設內容為再生資源產業園和回收網絡二部分。再生資源產業園座落在印臺區順金工業園區,占地380余畝,緊鄰210國道,環境優越,交通便捷。建設內容:一是報廢汽車拆解中心,對全市的報廢汽車科學拆解;二是生活垃圾分類、分揀、加工中心,建成“五區一中心”---分揀加工區、倉儲配送區、商品展示區、商品交易區、配套服務區和從業人員培訓中心,形成年回收、加工、處理再生資源23萬噸;三是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采用目前最先進的高溫蒸煮設備,對全市醫療垃圾進行科學銷毀;四是餐廚垃圾集中處理中心,采用生物技術高速發酵處理系統,把全市餐廚垃圾轉化為有機肥料;五是建立危險廢物收集中心,將全市的廢機油、廢電瓶、廢電池等危險廢物進行回收。六是建立廢鋼加工基地,延長再生資源產業鏈,將報廢汽車的廢鋼和銅川周邊的廢鋼進行回收加工,年處理廢鋼50萬噸左右。初步實現了“環保公益+清運分揀+技術處理+產業鏈延伸”的全新垃圾處理模式。將一條傾倒堆積多年的垃圾溝,建成一個設備先進、工藝科學、文明整潔、環?破阵w驗的園林式綠色企業。
積極探索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新模式,保證收集便捷,處理順暢。一是在宜君縣和新區建立了報廢汽車回收點,方便群眾就近交車。二是在全市四區一縣街道、鄉鎮、小區、學校建成150多個再生資源回收屋,回收種類十余種,回收方式靈活多樣;即可到回收屋交售,又可上門服務;同時,設立了智能便民垃圾回收箱,讓大家就近投放,還應用了互聯網+垃圾分類軟件,真正實現“便民、為民”。組建成一支符合“七統一、一規范”(統一規劃、統一標識、統一著裝、統一價格、統一計量、統一車輛、統一管理和規范有序經營)的高素質再生資源回收隊伍。三是在全市各醫療機構,建設了醫療垃圾回收點,由專車拉運,做到日產日清。四是在全市各飯店、學校、企事業單位食堂等投放專用餐廚垃圾回收桶,定時定點回收,專車拉運,做到當天收集處理。
為了樹立“沒有無用的物品,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這一低碳環保理念,我們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環保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市民提高環保意識,推動生活垃圾分類。編印了小學版、中學版、成人版的垃圾分類常識科普書籍,制作了垃圾分類箱、舊電池回收盒免費給市民發放。拍攝了專題宣傳片,開展了生活垃圾分類知識進校園、進社區宣講活動。同時,建立了再生資源科普知識展示廳,通過實物講解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相關知識,已經成為陜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運行以來,效果明顯,得到了老百姓的廣泛好評。2018年6月被省政府評為省級“綠色文明示范單位”,同時被省環保廳、省商務廳、華中科技大學陳朱蕾教授、國家環?偩衷u估中心專家組成員趙章元教授和北京工商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任連海教授稱為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銅川模式”。
今后工作安排:擬計劃再投資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延長產業鏈,一是將餐廚垃圾產生的腐殖酸加工成有機肥料,對接農業,生產出綠色有機食品,采取“公司+貧困戶”的合作模式,讓農業增產增效,讓農民真正脫貧致富;二是在農村建設農村垃圾氣化處理項目,達到農村垃圾處理減量化、無害化。三是建設廢舊金屬尾料分選項目,將垃圾中的金屬、塑料等分選利用,提高綜合利用效率;四是廢舊油脂收集利用項目,將廢機油、柴油等廢舊油脂加工提煉成基礎油;五是建設建筑垃圾集中處理中心,對建筑垃圾進行回收利用,轉化為裝配式建筑材料;六、是建立生活垃圾末端分類中心,對混合垃圾再次利用機器分類回收利用。
安泰也將繼續秉承企業宗旨: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堅持循環發展與科技創新相結合,提高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產業發展水平;堅持多渠道回收與集中分揀相結合,提高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堅持全面推進與因地制宜相結合,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努力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為建設美麗銅川增光添彩!
銅川市銅興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有限責任公司簡介
銅川市銅興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銅川市印臺區順金工業園區,注冊資金:500萬元。 我公司是專門從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的企業,也是銅川市唯一的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
現有職工32人,其中各類高、中級技術和管理人員14人,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下設辦公室、財務科、業務科等職能科室。
公司是銅川市唯一的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公司注冊資金:500萬元,F有職工32人,其中高、中級技術和管理人員14人,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下設辦公室、財務科、業務科等職能科室。
1.占地面積:20000㎡,其中:待拆區7000 ㎡,堆放場地7000㎡,拆解車間1900㎡,其中小型車輛拆解車間1300㎡,大型車輛拆解車間600㎡,配件庫1000㎡,危廢儲存區140㎡,辦公其他560㎡。 2.設備有:安全氣囊引爆器、安全氣囊引爆箱、氣泵、扒胎器、廢油氣動抽取機、冷媒回收機、汽車舉升平臺,汽車翻轉平臺、廢液存放容器、鱷魚剪切機、燃油排放鑿孔設備、液壓鉗及支架、油水分離器、發動機拆解平臺,龍門吊、打包機、剪切機、70噸吊車、拖車2輛、自備吊車、叉車、手動叉車、120T地磅、15T電子秤,運輸車輛等。3.技術人員10人。4.成立的三家分支機構,分別是:新區分公司、王益分公司和宜君分公司,運營正常。5、拆解能力20000輛/年。
2017年,截止12月31日回收報廢汽車761輛,其中,黃標車87輛,發放補貼資金42.9萬元。拆解報廢汽車1099輛。
銅川市餐廚垃圾集中處理中心項目簡介
隨著我市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所產生的餐廚垃圾也在不斷增長。餐廚垃圾所含的各種有機物質極易腐敗,餐廚垃圾中剩菜湯、餿水等含量很大,容易在垃圾的收集、運輸過程中造成污染。同時餐廚垃圾是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主要來源,也是大氣污染和蚊蠅等害蟲孳生的重要原因。由餐廚垃圾喂養的牲畜和提煉的“地溝油”再次回流餐桌,已嚴重危害了市民的健康。大量的餐廚垃圾已經成為城市污染以及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來源,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合理利用,已成為城市管理和建設的根本需求。
據調查,我市現有較大的餐飲店、企事業單位食堂等1000余家,日產餐廚垃圾近百噸。未進行任何無害化處理,一部分通過下水道排放;一部分隨著生活垃圾填埋;一部分喂豬;更有甚者,用餐廚垃圾煉制泔水油。
為此,在市委、市政府、市城市管理局、市環保局等部門支持和指導下,建成了銅川市餐廚垃圾集中處理中心,并已于2017年7月正式投入試運營。該中心位于印臺區順金工業園區內,總投資4300余萬元。建設內容有:餐廚垃圾處理車間、有機肥調配車間、污水處理系統、監控、運輸車輛等設施設備,年可處理餐廚垃圾3萬余噸。采用北京綠色空間的生物技術,“高速發酵天然有機垃圾處理系統”通過生物技術將餐廚垃圾在8—24小時內徹底分解,制成高品質生物有機肥對接農業,能改良土壤,生產出綠色有機食品。
餐廚垃圾回收方式:餐廚垃圾集中處理中心與餐廚垃圾產生單位簽訂處理協議,免費配備“餐廚垃圾專用桶”。雙方人員核實移交數量、填寫《銅川市餐廚廢棄物、餐廚廢棄油脂收集記錄單》五聯單。定點、定時收集。用專用車輛將餐廚垃圾拉運至處理中心進行加工處理。目前已對全市各大酒店、企事業單位、學校等食堂餐廚垃圾進行統一回收。近期將對全市的小餐館及居民小區進行統一回收,努力達到餐廚垃圾回收處理全覆蓋。
總之,這是一項政府推動、企業承辦、市場調節、全民參與的大型公益環保項目。我們將繼續在市委、市政府、市環保局、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門的支持指導下,奮力拼搏,不負眾望,努力實現我市餐廚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銅川人民的食品安全,為鞏固國家衛生城市成果,為建設美麗銅川增光添彩。
銅川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項目簡介
銅川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位于銅川市印臺區順河村,注冊資金500萬元,現有員工35人,中級以上職稱5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28人,是銅川市唯一一家專業從事醫療廢物收集、運輸、存儲、處置的機構。
隨著我市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推進,醫院數量和就醫人數日益增大,醫療廢物的產生量也在不斷增加,這些醫療廢物含有大量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危害巨大。而銅川市的醫療廢物處置是個空白。在此背景下,我們投資3000余萬元。建成了銅川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建設的主要內容有:處置廠房、冷藏存貯庫、污水處理站、鍋爐房、路面硬化和空間綠化。配備了2條日處置醫療廢物3噸的全自動生產線,日處置能力達到6噸(目前全市醫療廢物產生量為4噸)。增加了污水處理設備、專用運輸車輛、消防裝置和電子監控設施,以及回收網絡系統等。
我們采用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高溫蒸汽滅菌處置工藝,使被處置物通過輸送設施進入高壓箱內密閉處置,經134℃—140℃的蒸汽,內壓達220Kpa,保證停留時間在40—50分鐘之間,使高溫高壓蒸汽充分穿透處置物,確保病原體被徹底破壞,以此達到無害化要求。由此解決我市醫療廢物的集中處置難點。實現我市全覆蓋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真正做到日產日清,從源頭上切斷病毒、病菌的傳播途徑。為銅川市醫療廢物污染防治和公共衛生安全以及創建省級環保模范城市做一份應有的貢獻,為建設美麗銅川盡一份綿薄之力!
銅川市廢礦物油、廢機油及廢電瓶回收貯存項目簡介
隨著我國工業的高速發展,以及汽車、電動車輛、摩托車數量的迅速增加和通信事業的快速發展,車輛、機械、設備維修和拆解過程中產生的廢發動機油、制動器油、自動變速器油、齒輪油等廢礦物油和廢機油增長迅速,其中比例最大的是廢機油;同時,電瓶(即鉛酸蓄電池)及各類電池的產銷量不斷攀升,廢棄的廢電瓶、廢舊電池也隨之急劇增加,廢舊電池中重金屬及其化合物約占70%。它們屬于危險廢物。無序的、分散的回收和亂堆亂放式的貯存,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同時,廢礦物油、廢機油以及舊鉛酸蓄電池、舊電池及其他廢舊桶等表面腐蝕后產生的鉛和電解液滲入土壤和水體,會對周圍的土地和水質產生嚴重的污染,廢礦物油、廢機油和廢電池的轉運不當也存在安全隱患。而處理由此產生的污染時,要耗費的能源更是大得驚人。
同時,產生的廢礦物油、廢機油及廢電瓶、廢舊電池,仍存在無序分散的回收和亂堆亂放式的貯存,甚至倒賣,不僅造成二次環境污染,而且廢礦物油、廢機油及廢電瓶等均屬危險廢物,無序分散的回收和亂堆亂放式的貯存還埋下了安全隱患。
因此,我們投資1379萬元,占地30畝,建設規模為年回收、貯存和轉運廢礦物油、廢機油2000噸,廢電瓶、廢舊電池4000噸,其他廢油桶、廢油漆桶等200噸。項目建設內容:鋼構倉庫2000㎡(主要建設廢油、廢電瓶、廢舊電池、廢舊油桶、廢油漆桶等的暫存區)、值班管理區200㎡, 事故應急池32m,綠化650㎡,硬化10000㎡,廢礦物油、廢機油暫存油罐2個和油桶50桶,廢電瓶暫存箱20個,廢電池暫存箱10個,收運罐車2輛和箱式貨車2輛,3噸叉車2 輛,消防、監控及配套設施等。
項目建設期限為:2017年7月——2017年12月。
本項目建設總投資1379萬元,其中:建筑工程費用549萬元,設備購置費用121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270萬元,基本預備費75萬元,流動資金363萬元。資金來源全部為企業自籌。
本項目符合國家再生資源發展的法規、政策、規劃要求 ,項目的實施,有效解決有序規范地回收、貯存和轉運廢礦物油、廢機油以及廢電瓶,達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節省土地資源的目的。從源頭上切斷了廢礦物油、廢機油及廢電瓶、廢舊電池的無序分散回收、不當貯存以及轉運所產生的二次污染和安全隱患。
生物有機肥簡介
公司的生物有機肥項目采用高溫好氧發酵技術,對餐廚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應用。采用解磷解鉀和固氮菌分別固體和液體發酵餐廚垃圾固形物和濾液,培養獲得超高細胞濃度的微生物菌肥(固體發酵菌落形成單位200億每克,液體發酵菌落形成單位50億每毫升),使餐廚垃圾得到高效資源化利用。該技術可以使餐廚垃圾在8-24小時內徹底分解,餐廚垃圾處理無害化率100%,70%-80%的垃圾轉化為水蒸氣、二氧化碳及熱量,20%-30%的生成物是制作生物有機肥的核心添加劑---生化腐植酸。
項目規模:
通過餐廚垃圾濾液液體發酵培養的優化控制,大幅提高固氮菌的發酵培養水平,在5天內培養獲得菌落形成單位達到50億每毫升以上液體微生物葉面肥。
構建日處理10噸(每個5噸,2個)餐廚垃圾的液體發酵裝置,生產出約10噸液體的高價值微生物液體菌肥的示范工程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進行源于餐廚垃圾滲瀝液生產出微生物液肥的應用。通過應用不同地點不同蔬菜及農作物種類的推廣,使微生物菌肥促進植物生長、改善土壤結構和微生物菌落結構,從而達到改善土壤環境、促進生態建設的目標。
以上述技術生產的有機肥符合并超過了國家生物有機肥NY-884標準,已通過省級田間試驗,肥料使用效果突出、作物增產顯著。使用這種富含生化腐植酸肥料可以逐步恢復耕地微生態環境,起到節水抗旱和土壤重金屬解毒等方面的效果。這種生物有機肥(達到農業部NY884標準)持續使用,可以改良土壤,生產出綠色有機作物,并最終獲得有機食品的認證,對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促進綠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作用巨大。
銅川市建筑垃圾集中處理中心項目簡介
為了從根本上減輕我市建筑垃圾對環境的污染,節約土地,又能節省天然骨料資源,緩解骨料供求矛盾,減少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消耗,實現我市建筑垃圾的循環再利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建筑垃圾處理技術規范》要求對建筑垃圾進行有效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
為此,我們計劃投資5300余萬元,占地50000平方米,處理建筑垃圾1000t/天。建設內容有:移動式破碎站、可回收建筑垃圾存放區、建筑垃圾分揀加工生產線、成品存放區、管理區、基地配套設施、污水處理設施、計量儲運設施設備、廠區綠化、路面硬化、電子監控、建筑垃圾回收網絡等。
我們選用的建筑垃圾處理再利用設備,設備先進,處理加工工藝科學合理,如移動式破碎站可就地對建筑垃圾進行破碎后,可就地利用,就地使建筑垃圾減量。我們對建筑垃圾從就地處理和運回基地進一步的處理,達到了資源利用最大化、環境污染最小化的目標,有效解決了建筑垃圾的處理和再利用,從源頭上徹底解決建筑垃圾的對環境的污染,節約土地,又能減少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消耗問題。為建設“一城二區一廊,三河六園多帶”的新銅川貢獻自己的力量!
工業應用
別墅的應用
辦公樓的應用
房屋上的應用
寫字樓的應用
養殖場的應用
救災中的應用
銅川鑫安泰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簡介
隨著我國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的產業結構加速調整,新科技、新技術的不斷應用,企業升級改造、落后產能淘汰的步伐不斷加大,由此產生的廢舊鋼鐵大幅增加,而廢鋼鐵是鋼鐵工業不可缺少的主要煉鋼原料,是節能減排的“綠色資源”,是可以無限循環使用的再生物資,在節能、環保、減少原生資源的開采、維護生態平衡方面有著極高的開發利用價值。
我市是傳統資源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城市,淘汰傳統產業過程中產生大量廢舊鋼鐵,存在廢舊鋼鐵加工利用的問題,鋼鐵生產企業對下游廢舊鋼鐵原料要求越來越高,且原料缺口越來越大,亟待規范的廢舊鋼鐵回收加工企業提供原料。而目前我市沒有規范的廢舊鋼鐵加工利用企業。造成了這一資源外流。
為此,我公司計劃投資26000余萬元,占地100畝,在銅川市印臺區順金工業園區建設廢鋼加工基地項目。
該項目建設主要內容有:廢鋼剪切車間、廢鋼打包壓塊車間、廢鋼破碎車間、新鋼材加工交易中心、場地硬化、空間綠化、消防裝置、電子監控、回收運輸網絡系統等設施。
項目建成達產后,年回收、加工40萬噸廢舊鋼鐵,年加工和銷售新鋼材10萬噸?晒澕s鐵礦石120萬噸,節約焦炭24萬噸;相對于用鐵礦石煉鐵煉鋼,每年減少排放二氧化碳60萬噸,廢渣97%,廢水76%,節水40%。同時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12億元,上交稅2億元左右,提供就業崗位200人左右。
本項目的科學規范環;厥仗幚韽U舊鋼鐵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其處理過程中的污染問題,采用先進的技術工藝,實行清潔化生產,走規范化,產業化發展的路子,減少廢舊鋼鐵淘汰處置產生的環境壓力,從資源消耗的源頭減少污染物的產生,為化害為利作出貢獻。該項目符合國家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政策。通過在周邊地區建設廢鋼鐵回收網絡實現資源聚集,利用先進的設備和工藝,確保了產品生產品質,實現廢鋼鐵從“回收-集中-減廢-再生利用”的循環過程,有利于打造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的綠色生態產業鏈,為轉型中的我市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生態發展提供重要支撐,為我市的經濟建設增光添彩。